在搜索引擎鍵入“iPad”、“小朋友”等關鍵詞,能夠看到無數的圖片、視頻中,
咿呀學語的兒童抱著屏幕,熟練地玩著遊戲、讀著電子畫冊。

rootdesign_140811_05

對不少90 後、00 後、10 後來說,使用互聯網是多麼“常規”的一件事。
他們的成長環境裡,互聯網、電子設備就像是鍋碗瓢盆等生活用品一樣
十分自然的存在著。

 原也設計所說的“互聯網”的一代(digital natives),不僅僅是“喜歡玩電腦”那麼簡單。
有種觀點認為,互聯網實際上促成了人類的“進化”,
它是人類尤其是年輕一代的“第二大腦”。

迷因(meme)理論也許可以解釋,我們為什麼那麼喜歡互聯網。
說到這個理論,還要先講一講進化論。

 基因、迷因(meme)和“第二大腦”

進化論是我們普遍熟稔的生物學理論。
達爾文認為,自然界的物種物競天擇,不斷進化。 DNA 不斷複製,物種得以不斷繁衍。

而迷因(meme)這個詞最初源自英國著名科學家Richard Dawkins 1976 年所著的
《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
迷因是指“在諸如語言、觀念、信仰、行為方式等的傳遞過程中,
與基因在生物進化過程中所起的作用相類似的那個東西。”

迷因理論可以被看做是社會科學領域的進化論。在Richard Dawkins 看來,
迷因是人類思想演化的“複製因子”,就好像會不斷繁衍和復制的DNA 一樣。
Richard Dawkins 認為:『所有生命的核心要素不是火,不是溫暖的吐息,
不是什麼“生命的火花”,而是信息、詞語、指令。』

迷因複制的過程,依靠傳播,從一個大腦到另一個大腦。具象起來,
諸如思想理論、音樂、流行語、圖像等文化“實物”,因其能夠傳播並不斷被人理解而
進化,所以是一種“迷因”。這些迷因因傳播而被人知曉,因被人知曉而改變人類思想,
這就是“進化”。

Richard Dawkins 的學生Susan Blackmore 深化了老師的理論。
物競天擇的進化論中,基因會競爭,不顧一切地進入下一代的細胞裡,
最終決定了下一代的格局和結構。 Susan Blackmore 認為迷因同樣如此,
迷因是“獨立存在”的複制因子,它能夠選擇最為有利於自我複制的條件。

迷因之間相互競爭,自私地、不顧一切地要進入到另一個人的大腦、另一本書、
另一個對象之中,這最終決定了我們的文化以及我們的心理結構。

毫無疑問,互聯網是目前迷因傳播和復制的最有效途徑之一。

Susan Blackmore 認為,互聯網時代,迷因正在依靠數字信息不斷進入人的大腦,
引發新一輪的思想進化。這也是為什麼年輕人喜歡互聯網、喜歡技術。

現在的年輕人希望互聯網成為“第二大腦”,並且年輕人已經成為熟練的決策者、
獨立思考者——即時他們“渴望即時溝通的滿足感、往往做出快速而膚淺的選擇”。

怎樣理解這句話?迷因需要復制,電子技術不僅能夠讓它複製的更快速,
而且更為準確。舉個例子,口口相傳的故事,往往會在不斷傳遞中損失真實度。
而數字化的信息,可以100% 的複制信息,這讓迷因能瘋狂傳播和演進。

 

舊的思考方式在滅絕邊緣

實際上,從生物學的角度看,我們的大腦同4 萬年前我們的祖先相比,
沒有什麼太大變化。但是基於文化、個性的思維方式每時每刻都在改變著。
俗話說的“代溝”就此產生。互聯網時代,舊有的緩慢的思考方式,
將處於瀕臨滅絕的境地。

人的大腦中,數十億的神經元通過突出連接在一起。外界的刺激能產生記憶,
信息繼而影響人的情緒等反應(比如看到一幅畫,會刺激起你的某種感情)。
我們的大腦具有極強的可塑性,在不同的環境中,會重新設計功能,讓大腦積極運轉。
重複的刺激會加強某些神經反應,反之會減弱,重複可以產生較強的記憶就是這個道理。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Gary Small 是神經可塑性研究上是先驅者。
2008 年,他進行了一項實驗。試驗中,他讓一組“計算機小白”志願者接受核磁共振成像
儀的檢測,記錄他們的大腦活動。 Gary Small 接下來讓志願者練習瀏覽網頁,
每天一小時,維持一周。再次檢測時,志願者大腦的額葉有了更為活躍的表現,
此前這裡的神經活動點很少。當被給予新的任務,大腦能夠更為快速的建立神經通路。
這個實驗證實了使用互聯網能夠促進思維變快。

然而,這並不意味互聯網是完全有益的。在Nicholas Carr 所著的《淺薄》
(The Shallows)一書中,就論述了互聯網“讓我們變笨”的觀點。雖然大腦更為活躍,
面對信息反應更快,但是深度思考被大幅削弱。當我們坐在屏幕前,紛雜的信息讓我們
應接不暇,這時候人的注意力不斷轉移,有效的信息實際上不多,深度的思考更少。

 

該不該讓小孩上網?

這個問題的確見仁見智。在《沒有互聯網的童年更美好? 》中,
主人公的童年便沒有互聯網,他卻認為自得其樂,
且堅定的認為孩子不應該接觸互聯網。

反對小孩上網的人,懼怕於它過多的信息轟炸,讓小孩沉溺、變得“三觀不正”。
這麼認為不是沒有道理。 “培養理論”(Cultivati​​on Theory)認為,
媒介會對人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我們並非在清醒意識下學習媒介拋來的信息和價值
觀。這也是為什麼某些廣告會形成強大的傳播效果,你討厭“送禮不如腦白金”,
卻還是記住了它,而且接受了它。

且不說孩子,成年人也已經無法拒絕互聯網的強大影響。回到開頭所說的迷因理論,
互聯網正在進行著一次人類進化,病毒營銷的視頻、段子不​​斷挑逗你的神經,
你不由自主地點贊、分享,讓它們繼續挑逗其他人。

認識到這些,我們也許會對互聯網有著進一步的理解。
對孩子進行有效的互聯網使用引導,也應該成為教育的重要部分。

 

推薦文章:
懶人必備! Qblinks遠端遙控手機
貓奴必備!由台灣優秀團隊開發、具備貓臉辨識功能的智慧型餵食器「Bistro」
網路新時代: 被數據監視的生活?

 

《文章來源:原也設計ROOTDESIGN》

arrow
arrow

    qazxsw0192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